碣石山地质文化镇

       碣石山镇位于无棣县城以北30公里处,是北上京津塘,南下江浙沪、东到青烟威的交通枢纽,面积85平方公里,区位优势显著。碣石山镇因境内的碣石山而得名,碣石山旅游区是国家AAA级风景区,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、省级地质公园。

top13.jpg

       碣石山海拔63.4米,形成于73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,属岩浆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圆锥状火山,是山东省内少有的第四纪火山中最为年轻的一座。碣石山主要地质遗迹点(群)22处,属火山地貌景观,包括火山洞穴景观、火山熔岩景观,黄土地貌景观3个亚类。碣石山保存各式各样的火山地质遗迹:中心式喷发的火山机构,“红顶绿底”的玄武岩层,含有大量新鲜的橄榄岩捕虏体的玄武岩,气孔状构造发育的玄武岩,保留岩浆流动时形成的绳状、火焰状构造的玄武岩,由火山弹、火山豆、火山灰组成火山岩层等,还有含火山砾石的黄土沉积。碣石山顶由火山角砾岩等火山碎屑岩组成。碣石山熔岩为褐色,含有大量新鲜的橄榄岩捕掳体,捕掳体直径约在1-3厘米之间。

       碣石山是华北平原、鲁北平原唯一的一座山体,被誉为“京南第一山”,位于黄河故道入海口,揭示了鲁北平原、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过程。大禹、秦始皇、汉武帝等帝王,或治水,或巡游,都在碣石山留下了遗迹和诗文。其中,魏武帝曹操东征乌桓登临碣石山,感叹海陆变迁,古河道演变,写下“东临碣石、以观沧海”的不朽诗篇。刘长卿、陆游以及明太宰杨巍等文人墨客至此游览独特的火山景观,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。

       作为知名的省级旅游强镇经多年建设,碣石山镇主干道路硬化通畅,建有餐饮、宾馆、公共卫生间等各类基础设施,交通便利,其间自然人文景观荟萃。受火山喷发改善土壤土质,碣石山南麓古家久保桃、冬枣尤其甘甜可口。具有“地质+生态旅游、地质+自然教育”的鲜明优势。